提到“张小泉”牌剪刀这个中华老字号,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是刀剪行业里的中国驰名商标之一,产品众多。对于不少商家来说,“张小泉”牌剪刀也是店内热销的一款产品。然而,江苏省南通市海安11家超市因销售价值块把钱的假“张小泉”纱剪,涉嫌商标侵权,结果被张小泉公司告上了法庭。
“张小泉”品牌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数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历经朝代变迁,如今也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张小泉”三字成为广大老百姓们购买刀类工具的强力认可标志。然而,出了名的张小泉也面临着频繁被假冒的困扰。
2012年5月,张小泉公司收到举报:海安县域范围市场上出现涉嫌假冒张小泉的纱剪产品。张小泉公司随即派代理人带领公证处人员前往各家超市门店,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购买张小泉纱剪产品,由公证处人员封存并对整个购买过程进行公证。经过张小泉公司专业人员鉴定后,其中11家超市销售的张小泉纱剪产品涉嫌假冒。为维护公司合法利益和张小泉品牌形象,张小泉公司将海安县11家超市告上法庭。
海安法院知识产权庭受案后,承办人调查发现,被诉11家超市大多从本地批发市场进货,但相关进货单据并不规范,有的超市甚至没有进货凭据。另外,超市经营者完全无法分辨真假张小泉纱剪,有的甚至坚定地认为自己所售的纱剪为正品。
鉴于当事人双方对涉案纱剪真伪产生激烈争议,庭审中,合议庭要求张小泉公司明确正品与涉案产品的区别点。原告代理人经公司授权许可后,当庭从商标字体书写收笔、刀面及刀背刨纹与刀刃的角度的不同、商标图形的连结与断开等方面展开一一对比与说明,法庭真实上演了一出现场版“大家来找茬”。经过一番细致的辨认,大家通过比对,确实发现了超市销售的纱剪与张小泉公司生产的纱剪大有区别。
经过一场“生动”的庭审后,被诉超市认识到自己所销售的涉案张小泉纱剪确实存在假冒伪劣情况,但原告方提出的数万元的赔偿诉求,无疑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看到被告方在事实面前的低头,但觉的块把钱的纱剪竟要赔偿数万元的“委屈”,承办人分别听取双方意见后,提出调解方案:要求被告方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商标权的行为,并积极主动赔偿相应的损失,同时,建议原告方针对被告方不同的侵权程度、侵权时间及店面规模对赔偿数额稍作让步。
听完承办人的调解方案,双方均应声表示同意,被告方更是表示,如果原告方能够积极让步,他们则当场履行赔偿责任。最终,11起案件以调解数额人民币4000元-6000元不等顺利结案。
易标易购这里告诫那些投机取巧以谋取利益的商家。在您进行非法商标侵权以及涉假的行动当中。您无形的触犯的法律。不仅仅是制作假商品会受到惩罚,大肆的去销售也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同时也呼吁那些不注重自己知识产权的企业,一定要做好商标维权才能让企业走更远。
文稿编辑:臧禄伟
43类
味滋工35类
乐汇易购35类
情智慧25类
缘若童话14类
lmpressions of the Heart29类
滨悦25类
巴布苗3类
梦佰姿29类
大肚汉25类
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