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物首选方式,越来越多的高价商品也通过网络进行销售时,商标侵权以及维权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京东的一句广告语“与其在赝品中找真品,不如在真货中挑好货”,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购中商标侵权产品泛滥的严峻现实。
说到网络交易平台购物商标维权,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举证困难。网络证据可能瞬息就变,而且一旦变更或删除后就很难再举证,所以消费者在网购时,特别是购买一些自己认为价值较高的商品时,除了注意要求卖家出具发票,在发票上写明具体的产品、名称、型号等具体信息外,可以有意识地在购买过程中就将网页进行保存,以免维权时再找证据则为时已晚。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有些地区的公证处已经提供了基于云技术的自助式公证服务,即可以先免费远程在自己的电脑上运行公证处的网页保全程序,在该网页保全程序的平台上,进行网页浏览、购物的操作,这样网页保全程序可以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屏幕录像,也可以将页面单独保存,并可自动将保全到的屏幕录像文件和页面保存在公证处的云服务器上,当事人确实需要将其作为证据的,可以再前往公证处要求出具公证书并支付公证费用。这大大提高了维权人进行证据保全的便利性。
对于自行购货并对外销售的自营电商而言,从进货源头上控制假货即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售假行为,这其实和传统实体商家并无实质差异,只是销售途径和方式不同。但是即便如亚马逊中国、当当这样一开始以自营为主的电商,目前也逐渐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其他商家利用其交易平台进行销售,至于淘宝这样本来就定位于网络交易平台的电商网站更不待说。这使得电商其从源头上控制假货的难度越来越大。
对于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电商来说,造成网购中假货难以根除的原因或许可以分为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上,一个大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商户成千上万,每个商户销售的商品林林种种。要求电商能事先主动查明并且杜绝所有的假货信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主观上,一方面由于法律上并没有规定提供网络交易平台的电商有事先审查商品真伪的义务;另一方面,在网络平台交易的店家越多,电商经济利益越大,而如果对于店家的产品进货渠道、授权资质审查过于严格,则会增加电商成本,降低其交易平台的吸引力,所以电商主观上缺乏全面打假的迫切动力。造成的一个后果是,电商对于其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商家并不设定严格的交易门槛或者严厉的交易规则,或者即便制定了严格的门槛或严厉的规则,但不严格执行,对商家的售假采取默许、不告不理的态度,造成商标权人的维权困难。对于一些知名的品牌,一个网络交易平台上侵权产品的数量可能非常巨大,由于电商通常仅根据权利人的通知删除被举报的链接,这使得侵权产品如离离原上草野火烧不尽。这不仅使得商标权人进行监控和投诉维权的成本很高,实际对于电商也造成了法律风险。
易标易购认为从卖家的角度出发,应当保留所有能证明合法进货来源的证据,以备在商标权人滥用商标权进行恶意维权时,可以提供产品合法来源的初步证据;同时对于恶意维权的商标权人,商家还可以视情况采取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手段,主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文稿编辑:寒蝉
43类
味滋工35类
乐汇易购35类
情智慧25类
缘若童话14类
lmpressions of the Heart29类
滨悦25类
巴布苗3类
梦佰姿29类
大肚汉25类
茧莹